在汉初的众多谋臣中,除了张良之外,陈平无疑是最为杰出的一位。
陈平,出生于阳武(今河南原阳东南)的户牖乡。他自幼家境贫寒,却酷爱读书。家中仅有三十亩田地,由其兄长陈伯耕种,而陈伯则放任陈平外出游学。然而,陈平的嫂嫂对此颇为不满,抱怨道:“有这样一个小叔,还不如没有。”陈伯闻言大怒,休掉了妻子。
陈平已届适婚之年,然而富家女子皆不愿下嫁,而贫寒之女,陈平亦不愿迎娶。当地富户张负的孙女五次出嫁,丈夫皆不幸去世,众人因此不敢再娶,然而陈平却有意迎娶她为妻。某日,邑中有人办丧事,张负在彼处遇见陈平,为其风采所深深吸引。丧事结束后,负随平回到家中,只见他家位于城郭附近的陋巷,简陋的草席充当门扉,而门外却留有众多长者车辙的痕迹。张负归来后,提议将孙女嫁给陈平。其子张仲质疑道:“陈平家贫且无所事事,全县之人皆嘲笑其行径,为何偏要将女儿许配于他?”张负却坚持己见,深信陈平不会久居贫贱,最终仍将孙女嫁给了陈平,而陈平也因此从张家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支持。
陈平曾担任里社宰一职。因其在分肉过程中公平公正,赢得了父老乡亲的赞誉。陈平自信满满地感叹道:“唉!假若让我陈平治理天下,也会如同分肉一般公正无私。”
秦二世元年(公元前209年),陈胜、吴广起义之后,其部将周市攻略魏地,拥立魏咎为魏王。陈平辞别兄长,投效魏王,被任命为太仆。然而,陈平多次进言魏王,均未被采纳,加之有人进谗,陈平心生畏惧,遂不辞而别,不久后投奔项羽。汉王刘邦夺取三秦后,挥师东进,殷王司马卬叛楚归汉。项羽任命陈平为信武君,命其攻打殷王。殷王投降后,项羽嘉奖陈平,赐金二十镒,擢升为都尉。未几,汉王再攻殷王,司马卬再度反楚归汉。项羽震怒,欲惩处平定殷地的将吏,陈平恐惧,将封金及都尉印遣使送还项羽,随即离去。陈平抵达修武,经魏无知引荐,得以面见刘邦。刘邦设宴款待,并请他回舍休息。陈平急切表示:“臣为要事而来,所言不宜延至明日。”刘邦与陈平交谈,颇为投缘,遂拜其为都尉,并命其参乘,负责监护诸将。诸将对此不服,议论纷纷,但刘邦对陈平却愈发信任。
汉王二年(公元前205年),陈平随刘邦攻占彭城。项羽自齐回师救援,刘邦败退至荥阳。刘邦任命陈平为亚将,隶属韩王信,驻军于广武。周勃、灌婴等人指责陈平在家时盗其嫂,后来事魏、事楚皆不忠,归汉后更是“收受诸将贿金,金多者得优待,金少者遭冷遇”。他们称陈平为反复无常的乱臣。刘邦责问魏无知,为何推荐如此之人。魏无知答道:“大王所知者,德行也;臣所言者,才能也。今与项羽争天下,有德而无能,于胜负无益。臣举荐奇谋之士,只要其计策对国家有利,盗嫂受金,又有何妨?”刘邦又责备陈平。陈平回应:“臣事魏王,魏王不采纳臣言,故转投项王。项王不信任他人,所任用者,非项氏即妻族兄弟。虽有奇士,亦不能用。于是臣离楚归汉。臣裸身而来,不受金无以维生。若臣之计策有可取之处,愿大王采纳。若无可取,金俱在,请封存上交,臣愿乞骸骨归乡。”刘邦听后,表示歉意,并厚加赏赐,拜陈平为护军中尉,全面监护诸将。自此,诸将不敢再非议陈平。
刘邦在荥阳被项羽围困,请求项羽以荥阳为界,但项羽未予答应。刘邦向陈平询问:“天下纷纷,何时定乎?”意指楚汉相争何时才能结束。陈平分析道,刘项二人各有优劣,并提议在楚军内部实施反间计。他指出,项王性格多疑且易信谗言,其得力部下仅范增、钟离昧、龙且、周殷等数人。若能花费数万金离间楚君臣,再发兵进攻,必能破楚。刘邦遂赐陈平黄金四万斤,任其行事,不问明细。于是,陈平在楚军中散布谣言,称钟离昧等人虽功高,却未能裂土封王,心生不满,欲与汉联合,共灭项羽,瓜分其地。消息传至项羽耳中,果然对钟离昧等人起了疑心。项羽遣使至汉,陈平故意以太宰之礼接待,假装惊讶道:“吾以为亚父使,乃项王使!”随后撤去盛宴,改以粗劣饮食款待楚使。楚使返回后,将此事告知项羽,项羽对范增的疑虑愈发加深。范增建议项羽趁汉军心不稳,迅速攻下荥阳,但项羽未采纳。范增察觉项羽对自己已生疑心,愤然道:“天下事大定矣,君王自为之,愿请骸骨归。”回到彭城后,因疽发背而去世。
荥阳之围形势危急。陈平献上奇计,命二千余名妇女披挂甲胄,深夜从荥阳东门出城。楚军误以为刘邦逃遁,急忙调兵追击。汉将纪信假扮刘邦,乘坐天子辇车,宣称城中粮尽,汉王投降。楚军纷纷赶至城东围观。趁此机会,陈平与刘邦率领数十骑兵从西门悄然出城,入关收拢散兵,随后经由宛叶一带,成功调动项羽大军南撤。
汉四年(公元前203年)十月,韩信突袭齐国。十一月,韩信全面掌控了齐国领土。随即,韩信派遣使者,请求被封为齐假王。刘邦闻讯后怒不可遏,破口大骂。此时,陈平和张良暗中踢了刘邦一脚,汉王顿时领悟,于是转变态度,热情款待齐使,并假装责骂韩信,声称其不求封为真王。不久后,刘邦派遣张良正式拜韩信为齐王。
汉六年(公元前201年),有人告发韩信谋反。刘邦询问诸将应对之策,众将一致主张发兵征讨。陈平却向刘邦提问:“陛下之精兵与楚军相比如何?”刘邦答道:“不及楚军。”陈平再问:“陛下麾下将领,有谁能胜过韩信?”刘邦答:“无人能及。”于是,陈平分析道:“如今我军兵力不及楚军精锐,将领亦不及韩信,若贸然举兵进攻,实为自取灭亡。”他建议刘邦假意巡游云梦,于陈地会盟诸侯,借机智擒韩信。刘邦采纳其计。韩信在郊外迎接时,刘邦命武士将其捆绑,押解至后车。
汉七年(公元前200年),韩王信投降匈奴。刘邦亲自率军征讨匈奴,行至平城,遭匈奴伏兵围困,七日之内粮尽援绝,形势岌岌可危。陈平暗中派遣使者前往匈奴,重金贿赂单于阏氏,并巧妙利用其嫉妒心理。他对阏氏说:刘邦被单于围困,情势危急,已遣使迎接美女,意欲献给单于以求和解。阏氏担心单于得汉美女后会冷落自己,遂急切劝谏单于撤围。此外,还有其他临时性因素,促使单于最终解除了平城之围。刘邦南归途中经过曲逆,登城远眺,见其城池宏大,赞叹道:“壮哉此县!吾遍行天下,唯见洛阳与此地耳。”于是,他将陈平的原封号户牖侯晋升为曲逆侯,赐予全部曲逆户籍,免去此前所食户牖民户。此后,陈平常以护军中尉身份,随刘邦征战,击败陈豨、英布等敌。史书记载,陈平前后六次献出奇计,六次获得封赏。又有记载称:“其奇计多秘而不宣,世人难以知晓。”
汉十二年(公元前195年),燕王卢绾起兵反叛。刘邦派遣樊哙率军讨伐卢绾。军队出发后,有人诋毁樊哙,刘邦闻之大怒,采纳陈平的计策,召周勃至床前吩咐:“陈平速速驰骋传车,载周勃替代樊哙领兵,一到军中即刻斩首樊哙。”陈平与周勃虽奉诏行事,但因樊哙战功显赫,且为刘邦的连襟,二人担心刘邦日后反悔,遂决定仅逮捕樊哙,押解回长安,由刘邦亲自处置。陈平抵达军中,将樊哙捕获,遣送长安。然而,尚未抵达,刘邦便驾崩。陈平恐吕后及吕媭迁怒于己,急忙赶赴长安,欲先解释缘由。途中遇使者,命其与灌婴驻军荥阳。陈平再度疾驰回长安,于刘邦灵前痛哭流涕。吕后见状怜悯,劝慰道:“君已劳苦,且去休息吧。”陈平仍忧谗畏讥,恳求留宿宫中担任宿卫。吕后任命陈平为郎中令,命其“辅佐教导惠帝”。此后,尽管吕媭屡次诽谤陈平,但已难以奏效。
惠帝五年(公元前190年),相国曹参去世。随后,安国侯王陵被任命为右丞相,陈平则担任左丞相。惠帝驾崩后,吕后意图立诸吕为王,遂询问王陵的意见。王陵援引刘邦生前的盟约,坚定表示:“非刘氏而王者,天下共击之。今欲立吕氏为王,实非盟约所允。”吕后闻言大怒。转而询问左丞相陈平,陈平答道:“高帝平定天下,封子弟为王。如今太后临朝称制,封昆弟诸吕为王,亦无不妥。”吕后听后大喜。退朝后,王陵责备陈平背弃刘邦的盟约,陈平反驳道:“在朝堂上直言进谏,我确实不如您。但若论保全社稷、安定刘氏后裔,您亦不及我。”于是,吕后将王陵徙任太傅,擢升陈平为右丞相,审食其则为左丞相。审食其因得宠于吕后,常居宫中,不问政事。
吕后驾崩后,陈平与太尉周勃密谋,铲除诸吕,拥立文帝登基。文帝即位之初,陈平便以病为由请辞。他对文帝坦言:“在高祖时期,周勃的功绩不及我。然而在铲除诸吕一事上,我的功绩也不及周勃。我愿将右丞相之位让与周勃。”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,任命周勃为右丞相,位列第一,而陈平则转任左丞相,位列第二,并赐金千斤,增封三千户。
一日,文帝询问右丞相周勃:“全国一年审理的案件有多少?”周勃无法回答。又问:“钱粮收支情况如何?”周勃依旧不知,汗流浃背,羞愧难当。于是文帝转而询问左丞相陈平。陈平答道:“这些事务各有主官负责。”文帝追问主官是谁,陈平答:“若问决狱,当责廷尉;若问钱谷,当责治粟内史。”文帝不悦,质问:“既然各有主官,那君主又该负责什么?”陈平从容回应:“君主负责的是臣子。丞相的职责在于辅佐天子治理天下,镇抚四夷与诸侯,亲近百姓,确保卿大夫各司其职。”文帝听后,龙颜大悦,称赞陈平的回答。
退朝后,周勃责备陈平:“你为何不事先教我如何应对?”陈平笑答:“您身居其位,难道不知其职责所在?”周勃自知才智远不及陈平,遂以病为由辞去相位,陈平因此成为唯一的丞相。
文帝二年(公元前178年),陈平逝世,被追谥为献侯。元光五年(公元前130年),其曾孙陈何因掠夺他人之妻而被处死,封国随之被废除。
综上所述,陈平的一生是典型的从贫寒到显赫的奋斗史。他凭借过人的智慧和策略,在汉初的政治和军事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,成为汉初最杰出的谋臣之一。陈平的策略和计谋不仅帮助刘邦在楚汉争霸中取得优势,还助其稳定了汉初的政局。陈平一生六次献出奇计,六次获得封赏,其政治生涯充满传奇色彩。最终,陈平在文帝时期成为唯一的丞相,为汉朝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